(2011-07-23)● 杨永欣 报道
许多国人或许觉得自己是在不公平的平台上与外来人才竞争就业机会,但这样的不适感(discomfort)是国人必须学着接受的。因为新加坡所面对的现实是没有外来人才加入,国人或许连就业机会都没有。
前内阁资政李光耀昨天在首届海外南亚人大会(South Asian Diaspora Convention)的对话会上回答与会者的问题时,重申外来人才对新加坡的重要,并强调新加坡今后还会继续欢迎外来人才。
出席在圣淘沙名胜世界举行的海外南亚人大会的约500人除了来自南亚国家如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的学者和企业家,也不乏在新加坡定居,并在这里发展事业的海外南亚人。
对于与会者提出的新加坡对外来人才的态度和政策,尤其是在今年大选时很多反对党候选人都以政府的外来人才政策作为攻击执政党的问题,李光耀斩钉截铁地回答说,新加坡的外来人才政策不受大选影响,而它也不能算是大选“课题”,因为新加坡人一直都因外来人才的竞争而感受到压力。
“我坚信外来人才的好处,社会里有更多人才,才会增长得更快。”
李光耀也指出,若新加坡只依赖仅有的300万人口来“生产”人才,那么影响将是有限的。也因为这样,新加坡一直都积极向全世界招揽人才,这包括南亚、东北亚、中国以及更远的国家。
至于外来人才成了执政党的政治难题,李光耀表示这是政府必须面对的。
“我们还有什么选择?没有外来人才,增长就会缓慢;吸引外来人才,就能取得更快速的增长,尽管这样做会使一些顶端的工作落入外来人才手中?若没有增长,人们就可能连工作都没有。”
李光耀在对话中也谈及本区域的民主趋势。
有与会者问他,如果在茉莉花革命影响中国;缅甸政府领导人卸下军服;以及支持达信的政党赢得泰国大选等发展影响下,若东南亚国家都受“感染”,并大开门户接受民主,情况会不会像南亚的民主那么混乱?
对此,他表示不支持一个国家的民主“感染”另一国家的趋势,因为这样的“感染”未必会带来更好的东南亚。他认为东南亚各国都是不同的,有各自的历史、文化、经济问题和挑战,而这些问题和挑战也不是民主所能解决的。
“民主或许是好的,但我认为(东南亚国家)更需要的是良好的治理、铲除贪污及发展经济。这些才是真正有效的。”
来自孟加拉的一名与会者问他,新加坡的英语政策是否也适用于印度和孟加拉等南亚国家?因为非常明显的是新加坡这些年来能够取得突飞猛进的增长,英语政策功不可没。
对于新加坡在英语政策上所取得的成功,李光耀指出我们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新加坡是个历史较短的小国,而且新加坡很有耐心地利用了50年的时间来推行这项政策。
此外,新加坡并没有强迫国人或通过立法来要国人接受英语为第一语文,而是利用了市场。
他解释说,新加坡一开始就有把母语当成第二语文的英校和把英语当成第二语文的母语学校,但父母最终发现若把孩子送入英校,他们毕业后就能找到更好的工作。因此,市场影响了父母倾向把孩子送进英校,也渐渐淘汰了母语学校。
不过,他认为孟加拉要仿效新加坡却几乎不可能。因为在孟加拉,超过90%的国民讲的是孟加拉语(Bengali),突然要这么多人改学并接受英语非常困难,同时也会让他们丧失认同感。换句话说,孟加拉被其历史“困”住了,要突围非常困难。
*davidyeo
@sph.com.sg
(2011-07-23)要有效管理印度,是不可能的任务
李光耀认为没有一个人能够改变印度。因为印度有320种语言,即使是印度总理,也只能用他的语言与他的族群沟通,这样的结构性问题是几乎无法克服的。他坦言新加坡的模式要在印度取得成功几乎不可能。
要有效管理印度是个不可能的任务,再多的“李光耀”也无法改变印度政坛和社会的混乱局面。
参加南亚印度人大会的与会者中不乏前内阁资政李光耀的崇拜者,而他们当中很多都想向李光耀讨教改变印度政坛和社会混乱局面之道,还问他若身在印度,会采取什么政策去解决印度目前所面对的问题。
李光耀认为没有一个人能够改变印度。因为印度有320种语言,即使是印度总理,也只能用他的语言与他的族群沟通,这样的结构性问题是几乎无法克服的。印度是个由很多族群组成的国家,是过去英国殖民地政府的历史遗物,这些族群之间没有什么历史渊源,要团结起来有很大的困难。
“若拿印度和中国比较,中国就容易管理多了,至少中国领导人说话时,超过90%的中国人会明白。”
他坦言新加坡的模式要在印度取得成功几乎不可能。以语言为例,新加坡是个历史较短的小国,采取英语政策没有太大的难度,政府也能够顺利在全国推行,而英语政策也是个公平的平台,哪个种族都没有优势。但在庞大的印度,要全面推行英语政策就几乎不可能,结果印度领导人在新德里说的话,在班加罗尔(Bangalore)的人未必理解或服从。
李光耀认为印度的发展必须根据它自身的速度和文化节奏来进行,而它目前就像是辆大坦克,要扭转非常缓慢。
“我本身也花了很多时间去了解印度。我去了印度后才发现原来有很多个印度,而这样的情况到今天依然没有改变。”
他说,印度唯一能真正容纳各个族群和语言的地方是孟买,若整个印度都能像孟买那样,那就是一个崭新的印度了。
他也认为要作为一个有效的印度领导人,就必须争取越多印度人的认同越好。虽然在印度,领导人要得到超过40%的印度人认同都相当困难,毕竟北方人会支持北方的领导人,南方人会支持南方的领导人,这也是个难以克服的结构性问题。
有与会者在对话中提到甘地(Gandhi),说他就是个能够团结印度人的领导人。对于甘地,李光耀认为他确实伟大,有为国牺牲的精神,但他领导的是印度争取独立的非暴力革命,没真正管理过现代的印度。他在争取独立的抗争中取得了成功,但在改变现代印度方面,他却是不存在的。
中印不会抗衡
中印课题也是出席大会者非常关注的。对于中国和印度,李光耀认为尽管中印在历史上有很多边界纠纷,造成彼此之间互不信任,但在未来,两国料不会把对方视为主要抗衡的对手。
他指出,中国会把美国视为主要抗衡的对手,因为美国无论是在贸易、科技或投资上,都是中国最大的伙伴,中国自然会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美国身上。至于印度,中国只会保持一定的距离。
李光耀也认为中国面对太平洋,印度面对印度洋,两国理应井水不犯河水,不过中国近年通过缅甸和巴基斯坦等国在印度洋取得了海港的使用权,有在那里建立海军势力之嫌,因此印度更加关注中国是可以理解的。
至于印度成为世界强国的潜力,他认为由于印度庞大,它可以不顾周边小国对它的不满,照样成为世界大国。
不过,要成为世界强国,它必须先兼备软实力和硬实力,不但要有经济和军事力量,也要有影响力,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先得与周边小国修复关系,不该让小国对它有敌意或感觉被压迫。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