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une 06, 2009

调查显示:大多数国人珍视年长者 越年轻照顾老人意愿越低

(2009-06-06)

● 谭德婷
杨雪慧

  大部分新加坡人珍视过了大半生的年长者,而且保存着家中老人主要应由家人照顾的观念。但年纪越轻,愿意照顾家中年长者的人却越少。

  活跃乐龄理事会(C3A)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35至44岁,以及45至49岁的受访者中,同样有82%愿意关护老人,25至34岁者稍减少至80%,而16至24岁的年轻人对照顾年长者的意愿最低,只有67%。

  这个年龄层的受调查者中,70%认为家庭是给予年长者关爱与照顾的基本单位,比整体认同这个看法的79%来得低。

  活跃乐龄理事会去年底委托盖洛普民调机构进行了“2008年公众对老化问题和乐龄人士的观念与态度调查”,共有2000名年龄在16岁以上的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接受面对面的调查。

  根据调查分析,在16至24岁这个年龄层的调查对象可能与他们所处的人生阶段有关,年轻人正追求学业或发展事业,在经济与情绪上还不足以承担这样的责任。另一个可能,则是这个年龄层认为,未来的年长者应该都是独立与能够自食其力的。

  理事会主席余福金也表示,人的思想会随着年纪增长而改变,尤其当他们成家立业后,想法会变得成熟,因此人们不应就此断定年轻人不愿意照顾老人。

年长者自我评价相对较低

  另一方面,调查结果显示,87%的新加坡人认为年长者所积累的人生经验和知识,让他们在社会上仍能扮演活跃的角色。当中,91%的50岁以下受调查者认为,年长者有许多丰富的人生历练能够与小辈分享。整体而言,人们认为年长者仍能活跃于社会上,但65岁以上年长者的自我评价却相对较低。

这个年龄层的人中,只有68%觉得年长者可以在社会上扮演活跃角色,认为年长者不是体弱多病的,也只占五成六。
  活跃乐龄理事会主席余福金日前在记者会公布调查时说,这一点相当让他惊讶。但他说,凡事不能看表面,必须进一步探讨才能了解个中原因。

  关怀家庭服务中心(大巴窑)处长李秀銮受访时说,一些65岁以上的乐龄人士可能面对财务问题,担心自己不够钱养老,或者是身体不佳,因此自我评价较低。

  她说:“即使他们与子女同住,但如果子女视他们为负担,而他们无法从子孙身上得到尊重与爱护,他们的自我评价也会比较低。”

  对于16岁至24岁的年轻人对照顾年长者的意愿最低,她则认为这个结果并不让人感到意外。

  李秀銮说:“这个年龄层的人如果不与祖父祖母同住,与祖父祖母的关系不密切,他们与年长者接触的机会就比较少,因此也不会觉得照顾年长者是他们的责任。”

  她认为,其他的因素也可能包括Y世代的青少年较以自我为中心,与家人感情较疏离。

  22岁的大学生黄金明受访时说,新一代崇尚西方文化,有自己的独立思想,追求个人主义,而开通的父母甚至鼓励这样的作风。

  陈金顺(41岁,自雇人士)与佘欣珮(24岁,大学生)则认为,新一代的父母,受高深教育,经济能力较强,有储蓄与退休金所以不必孩子照顾,因而很少向孩子灌输奉养观念。

  李宗良(大学生,24岁)告诉记者,强劲的经济能力促使年轻人有“享乐主义”,消费观念不会放在年长者上,当他们思想较成熟时,他们或许会改变观念。

Norton网络生活调查:青少年上网时间 是父母所知双倍

(2009-06-05)

● 王润
  一名14岁女生告诉母亲,她一年前在网络上认识了一个陌生人,并按照他的指示,拍了自己的照片给他,现在,她在网上被勒索和恐吓。

  当女生无法继续承受来自网霸(Cyber Bully)的恐惧和压力时,她向妈妈坦白一切。但她的母亲起初难以接受这个事实,她是家庭主妇,认为自己有很多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并限制他们每天只能上网两个小时,这种事情不会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

  很多家长以为自己知道孩子每天花在网络上的时间和活动。然而有调查显示,本地青少年实际上网的时间是他们父母所知道的两倍,而且他们的网络活动也远远超过父母的想像。

  本地青少年平均每星期花18个小时上网,他们的父母却以为孩子平均每星期只上网10个小时。除了在家和学校上网,有38%的青少年在朋友家上网,23%的青少年光顾网吧,而在这些地方上网是他们的父母不知道的。

  有61%的父母以为他们知道孩子在网上所进行的活动,事实并非如此。98%的家长并不知道孩子浏览过色情网站,但20%的青少年有此经历。只有2%的家长知道孩子在网上接触违法或未经许可的内容,如非法下载音乐、视频等,其实25%的青少年这样做。

  此外,48%的青少年每星期超过一次与陌生人在网上聊天,43%的青少年在网上透露个人资料,这也是大多数父母没有想到的。

  值得高兴的是,越来越多父母意识到网络安全是当今孩子教育的一部分。57%的父母认为来自家长方面的管制,可以有效地促使孩子安全使用网络,30%的家长认为可以做更多来保护孩子。

  调查是由防毒软件公司Norton于今年四五月间在本地进行,参与调查的人包括397名20岁以上的成年人(包括93名有8至17岁孩子的父母)和35名15至19岁的青少年。

  这项名为Norton网络生活报告(Norton Online Living Report)的调查去年底在世界其他12个国家进行,共有6427名年龄在18岁以上的成年人(包括1297名有8至17岁孩子的父母)和2614名年龄介于8至17岁的青少年参加。针对新加坡的调查结果和全球报告的调查结果类似。

Norton南亚地区消费业务总监依芬迪(Effendy Ibrahim)说,调查结果让大家看到家长所以为的情况和实际情况有差距,并显示进一步提高家庭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免费网络工具OnlineFamily.Norton可帮助家长按照个别孩子的情况,设定上网规则,使孩子无法在家中电脑浏览不安全网站,软件也会定期发送孩子上网报告给家长。

  依芬迪说,他们鼓励家长在设定上网规则时,采取和孩子商量的做法,向孩子解释为什么不允许他们在现阶段浏览某些网站,彼此建立信任。

  防止儿童与青少年被欺负联盟(Coalition Against Bullying for Children & Youths)创办人黄爱芳说,因为网霸身份难以确认,使网络欺凌所造成的伤害很难控制和修复,家长除了要做榜样外,也要了解孩子在网上的活动,在沟通的时候,尽量婉转、有礼貌地询问孩子在做什么,跟谁聊天,不要每次一开口就是“他是谁”。

  她也建议家长留意孩子可能遭到网霸欺负的征状,最常见的是孩子不愿出门,或做出伤害自己的事情。因为他们不知道网霸是谁,以为所有的人都看到网霸所发出的信息,使他们不敢踏出家门。

从动乱走向昌盛 我国自治50年回顾

(2009-06-05)

新闻、通讯及艺术部今晚将在国家博物馆庆祝成立50周年,邀请曾经主管这个部门的多位前部长及政务部长等参与其盛。其实,多个政府部门都该在今天庆祝成立50周年,因为这一天正是新加坡在1959年6月3日正式从英国殖民地统治者手中取得自治,人民行动党开始50年的漫长执政之路的重大日子。
  50年在历史的浩瀚长河中,不过是个微不足道的瞬间,但是对历史短浅的我国来说,却是从告别殖民统治、成立自治政府、加入马来西亚到走向独立,一步步发展成今天的现代化国家的既动荡又充满成就感的一段征途。本报记者邓莉蓉为读者重温这段大家至今也许只是依稀记得的模糊历史。

  新闻、通讯及艺术部在1959年创立时,原名为文化部,主要负责推动国家团结、种族融合及推广文化艺术活动,首任部长是已故高级部长拉惹勒南。此后,文化部的部长换了几人,包括易润堂、已故王鼎昌、丹那巴南等。原文化部在1985年归入新成立的交通与新闻部,艺术事务则由社会发展部主管。

  1990年,政府决定将通讯和艺术事务结合,成立了新闻及艺术部,杨荣文出任首任部长。新闻及艺术部在2001年扩大责任范围,接管信息科技事务,并改称为新闻、通讯及艺术部。

  政府部门名称的改变,除了是要更准确地反映有关部门所处理的事务性质已有所不同,实际上也折射出国家社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产生的根本变化。

  若将时间倒转50年,人们不禁要问新加坡这个蕞尔小岛,如何在当时的环境中,坚持走自己要走的路?

  尽管英国殖民统治者在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重新接管新加坡,但是它在1942年背弃了新加坡,让日本军国主义者统治了三年零八个月,已使人们认识到殖民主义者终归还是为了他们本身的利益,被殖民者永远只是他们剥削的对象。

  许多人经过战火的洗礼,已愈加不安于现状,不仅要求更大的发言权,更希望争取独立。英国政府也意识到民族运动的压力不断增加,于是在1953年成立委员会,委任英国前驻比利时大使林德(Sir Geore Rendel)对新加坡的宪制进行检讨,并对改革宪制提出建议。

  他在1954年2月公布了关于立法机构与政府组织的改革报告,定1955年4月1日举行大选时实施,获得英国政府同意。在林德宪制下,新的立法议会有32个议席,其中25个为民选,同时也让所有在本地出身的人都拥有公民权,使选民人数显著增加。

  当时年仅31岁的李光耀(现内阁资政)刚从英国剑桥大学学成归来,对国家建设充满理想,并开始与朋友筹备组织政党。1954年11月,他召集了受华文教育的工会领袖与受英文教育的专业人员成立了人民行动党,并出任秘书长,半年后参加第一次议会选举。

除了行动党,其他参选的政党有劳工阵线、进步党、民主党、华巫联盟及七名独立候选人,共有79人角逐25个议席。行动党初试啼声,派出四人竞选,结果有三人当选。李光耀更是一鸣惊人,在所竞选的丹戎巴葛区不仅以高票当选,而且是所有当选者中得票最多的。
  劳工阵线在选举中赢得10个议席,同华巫联盟组成联合政府。领导劳工阵线的大卫·马绍尔成为新加坡第一任首席部长。李光耀第一次出现在议会里,是以反对党领袖身份面对马绍尔,两人也经常针锋相对。

  在这期间,新加坡社会一直处于动荡不安状态,共产主义者和亲共人士经常掀起工潮,煽动被压迫的劳动阶层同雇主对抗。其中在1955年5月发生的福利车厂暴乱,当时由职工运动分子林清祥和方水双带头要求福利巴士公司给雇员加薪,群众和警察发生肢体冲突,警察最终还动用催泪弹驱散人群。单在1955年4月至12月的九个月里,新加坡一共发生了260起罢工事件。

  马绍尔在1955年7月的立法议会上为争取自治开出了第一炮。他在立法议会上提出动议,要求议会表明要结束殖民统治,争取新加坡完全自治,而英国政府也应尽早让新加坡有个宪法所许可的最自由的政治体制。

  这项动议也获得人民行动党议员和其他议员的支持。英国政府于是表示欢迎新加坡派出代表团,在适当时候到伦敦商谈宪制问题。这也是新加坡迈向自治及独立的第一步,同时也掀起了国人争取独立的强烈热情。

  马绍尔在1956年4月率领各政党组成的13人代表团到伦敦参加谈判,团员包括李光耀和林清祥,不过谈判最终以失败收场。英国人当时在英美担心中国的共产主义革命席卷东南亚的时代及地缘政治背景下,所开出的条件是让新加坡实施自治宪制,但不愿放弃对内部安全事务的控制权,马绍尔却不肯让步,并形容这是英国人送给新加坡的“淋上砒霜调味汁的圣诞布丁”。

  谈判破裂后,马绍尔遵守承诺,宣布辞职,劳工阵线政府于是推举林有福接任首席部长。林有福政府为取得英国政府的支持,开始强力对付共产党,并展开肃清行动,拘捕工会、学校、文化团体、教师团体的左派领袖,并解散这些组织。然而,这也打击了人民对林有福政府的支持,因为他们都把政府镇压左派分子的举动,当成是攻击华校、中华语言和文化。

  1957年3月,林有福再次率领代表团到伦敦与英国谈判,并取得了共识,氛围同上一次完全不同。按照新宪制,立法议会里的51个议席都将民选,除了外交和防务外,议会对其他事务都有管辖权。

  新加坡从此在朝往争取自治的道路上,向前迈进了一步。行动党内部这时却出现危机,党内的亲共势力通过工会和政府对抗,并且有意夺取行动党的领导权。李光耀和其他非共领袖如吴庆瑞博士、拉惹勒南、杜进才博士等向来都主张民主和法治,但党内其他成员如林清祥和方水双则倾向共产主义。党内的两派势力经过一场暗斗,行动党才摆脱了左派的影响。

  一些同行动党有密切关系的亲共人士如林清祥、蒂凡那、方水双、兀哈尔、普都查理、曾超卓、陈从今与陈世鉴等人,后来都被英国政府拘留。

在对抗亲共势力的同时,行动党也紧锣密鼓地准备参加1957年12月的市议会选举,以扫除贪污腐败作为竞选纲领。由于人民当时都很贫穷,而有钱人也不常捐钱给行动党,它必须尽量节省开支,多靠义工和其他民众的热心支持。结果,行动党在所角逐的
  14个议席中赢得13席,而林有福所领导的劳工阵线则溃不成军,竞选16个议席只赢得四席。这次的胜利,也为行动党执政铺平了道路。

  1958年5月,宪制代表团再次到伦敦举行第三回合宪制谈判,并达成协议,让新加坡成为自治邦,并享有“完全自治”。李光耀当时对英国殖民部大臣博伊德说,林有福的势力已经被削弱,他对行动党在下次大选中取得胜利有信心,而英方也赞同他的分析。

  新加坡在1959年5月30日在新宪制下举行了首次自治邦议会大选,共有51个议席供角逐,选民人数达70万。行动党那时的实力已今非昔比,它派出不同种族的候选人参加竞选,包括34名华人、10名马来人、6名印度人和一名欧亚裔。

  竞选期间,行动党候选人全岛走透透,到各区举行群众大会,同民众作近距离接触。这段日子,许多原本不会讲华语的领导人,包括李光耀,都恶补华语和福建话,终于派上用场。他们使用民众所熟悉的语言,同他们交流并发表本身的政见,越说越有自信,生动的演讲总是能吸引大批民众,还常常引起台下民众的热烈掌声。

  选举结果一点也不令人意外。新加坡人民为追求民主和廉洁政府投下一票,行动党赢得51席中的43席,成为最大政党。支持者立即在街上燃放鞭炮大事庆祝,当时还发生了一段插曲,李光耀在谢票时竟被爆竹灼伤,右耳膜还被震裂,多年后才愈合。

  由于行动党在竞选期间明确表示如果赢得大选,将要求英国当局释放所有政治拘留者,否则将拒绝上台执政。行动党于是在6月3日于政府大厦前广场举行群众大会,介绍了由九人组成的新政府,全体43名议员都穿上白衣白裤,以象征新政府的廉洁。

  然而,李光耀那时的心情却是沉重的。他说:“我开始发现必须面对的问题的严重性了——失业;人们热切期待迅速取得成功;共产党蠢蠢欲动;工会、学校和社团里有更多的颠覆活动;更多的罢工、更少的投资、更多人失业、更多的麻烦。这是个庆祝胜利的场合,我却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

  英国当局最终同意在6月4日释放八名政治拘留者,行动党政府于是在6月5日正式宣誓就职,开始了至今50年的执政之途。

  上台执政只是个开始,行动党在1959年后继续面对许多内忧外患。为了确保能在复杂的大环境中生存,新加坡在1963年9月16日同马来亚合并,但两地因治国方针不同,在政治上一直都存有冲突,进而引起马来族和华族之间的紧张情绪,结果在1964年爆发了严重的种族暴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最终在1965年8月9日分家,新加坡共和国就此诞生。

职总平价合作社 推行“绿化生活运动”

(2009-06-05)

保护环境,可以从简单的换节能灯泡做起。
  配合6月5日世界环境日,职总平价合作社举行“平价绿化生活运动”,希望鼓励人们通过简单的举动,提高环保意识。

  职总平价合作社前天在宏茂桥城(AMK Hub)为活动举行推介仪式,环境及水源部长雅国博士是开幕主宾。职总平价集团业务董事经理谢健平在致词时说:“希望这个为期一年的活动能鼓励员工、顾客以及社区选择绿化的生活方式,并提升他们的环保意识,带动他们为环境出一分力。”

  配合这次活动,各家平价超市会陆续举办“选择绿化路演”(Choose Green Roadshows),以折扣价售卖环保产品。其中的重点项目是飞利浦(Philips)的换灯泡活动,让顾客带旧灯泡,以折扣价购买节能灯泡。顾客也能在路演中找到节能洗衣机和冰箱、环保炊具,还有以环保材料制成的衣物。

  活动也希望鼓励人们利用环保购物袋,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采用节能产品,同时还能主动提出想法,打造新加坡成为一个环保都市。

  职总平价合作社其实早已展开不少环保运动,如自备购物袋日和平价旧课本循环计划。自2007年起,为了鼓励更多人自备购物袋,还推出平价绿化奖励。凡购物满10元并自备购物袋的顾客,马上可获得1角钱回扣。至今,职总平价已派发超过35万元的奖励,省下超过4000万个塑料袋。

  在公司内部,职总平价也鼓励员工提供意见把工作环境变得更环保,好的点子也将获得奖励。

  职总平价集团业务副董事经理李建合补充:“从下个月起,有超过100名超市经理将接受公司内部的节省能源挑战。他们得以身作则,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把自己家里的耗电量减至少10%以获得奖励。希望他们成功之后,能把环保精神带入职场,让其他员工也懂得节省能源。”目前,各家超市外的招牌已换上发光二极管(LED)照明灯管来节省能源。

  职总平价和飞利浦电子新加坡也正协商推出“更换灯泡计划”,让属下员工有机会为贫困家庭免费更换节能灯泡。这项计划除了推广环保意识,也帮助贫困家庭减少耗电量,省下电费。

我国公共服务效率和素质 连续第三次被评为亚洲最佳

(2009-06-04)

● 邓莉蓉
  新加坡的公共服务效率和素质持续维持高水平,获得在本地工作的外籍人员高度评价,以2.45的评分连续第三次被评为亚洲经济体之首。

  值得一提的是泰国,过去一年的政治局势虽然动荡不安,其公共服务素质所得到的评价却有所提升,从上一次排名第六,跃升为第三。另一方面,印度的公务员则因被认为官僚作风最盛,而排在榜尾。除了印度,印尼、菲律宾和中国的公共服务表现也不佳。

  总部设在香港的政治及经济风险咨询机构(PERC)昨天发表的最新调查报告,共收集了1274名在亚洲12个经济体工作的外籍人员对个别经济体的公共服务效率的评价。这项调查是以得分越低越佳的评分法,以0分到10分对各经济体的公共服务效率进行排名。

  报告指出,新加坡的公务员虽给人照章行事的印象,但是人们对公务员的办事能力和效率却都普遍感到满意,并加以赞赏。不过,在向来标榜效率的新加坡公共服务体制里,在某些时候也可能对公务员产生不良的影响。

  它说:“在一般情况下,当制度没受到压力考验时,都能有效运作。但是在艰难时刻,或是当公务员因犯错而影响整个制度的形象时,一些官僚也更趋向采取自我严密保护的方式,以致欠缺透明度和问责制。”

  至于香港,公共服务效率也因公务员素质良好,政府较少干预私人领域,而广受好评,以3.87分紧跟在新加坡之后。

  至于泰国近一年多来虽因国内政局不稳定,示威群众甚至扎营驻守在首相府院和其他政府部门,但幸好当地公务员还是尽忠职守,政府机构不至于陷入瘫痪,多数企业活动依旧如常运作,所以受到当地外籍企业人员的赞赏。

  报告说:“国家发生了这么多麻烦,或因为有这些麻烦,参与调查者才会对泰国公务员执行任务,另眼相看。”

  政经风险咨询机构上一次是在2007年进行类似调查,两份调查结果并无显著差异。除了泰国大跃进之外,台湾则从原本的第三位滑落至第七位。报告指出,虽然亚洲经济体目前的经济情况同两年前已大不相同,但各经济体的政府并未显著增加对私人企业活动的管制。

亚洲其他经济体如韩国、日本、马来西亚、台湾和越南的积分相近,都介于5.8分至7.6分之间,其中原因包括公务员提倡精英主义或过于被动,并抗拒变化,而监管机构又过分干预,加上公务员的薪金也不高等。
  积分超过8分而排在最后的几个经济体分别是中国、菲律宾、印尼和印度。报告指出,印度的官僚体制“令人窒息”,使得当地的经商环境非常艰难。据参与调查者反映,他们同当地公务员打交道是个“缓慢和痛苦”的过程。另据世界银行估计,在印度平均要花30天才能开始创业;45天才能完成房地产登记手续;224天才能取得相关准证和执照,以建造货仓等。

  其他大国如中国,则是不同部门各自为政;菲律宾的公共服务机构本身则是个强大的权力中心,不容易受政治人物或私人企业的挑战,以作出改变。另一方面,报告也指出各经济体的公共服务水平,其实也同贪污情况密切关联,越清廉的经济体的公共服务效率也越高,而公共服务部门绩效不高的经济体,往往也面对较为严重的贪污问题。

  报告指出,整体而言,另一个在各经济体相当普遍存在的情况是由于决策结构过于阶级化,使得个别公务员因害怕犯错而不敢做决定,而是选择把决定权交给上层,这种“推卸责任”的心态,也是影响公共服务效率的因素之一。

14岁少年嗅吸强力胶 父亲报警捉亲儿

(2009-06-03)

● 郑靖豫
  少年胡作非为,又不受管教,一回在家里嗅吸强力胶,结果被父亲举报,少年法庭判他入收容所改造两年。

  这个14岁少年行为恶劣,在学校目无尊长,也干下偷窃、抽烟、撒谎和嗅吸强力胶等劣行。去年12月27日凌晨4时35分,他在家中与四个朋友嗅吸强力胶被父亲撞见。他的父亲因此报警。

  根据儿童与青少年法令,由于少年未满16岁,所以媒体不能报道足以泄漏他身份的资料。

  少年法庭是在今年3月判他入少年收容所两年,他的父母也被令签保5000元,以确保他放假回家时行为良好。但他的父母不满判决,已提出上诉。

  黄莉婷法官日前发表判词,引述缓刑监视报告指少年重犯可能性“很高”,以解释她拒绝判少年缓刑的原因。

  此外,法官考虑到少年的父母对他的管教无效,也缺乏引导他上正途的决心。据少年的精神科医生说,不只是少年拒绝改过,他的父母也对此反应冷淡。

  少年在家中排行第二,与父母关系欠佳。他的父亲与他感情冷淡,加上本身酗酒,所以对他疏于管教。至于他的母亲,因不满丈夫经常买醉而得独自照顾三个孩子,所以夫妻也相处得不好。

  案中少年是普通源流中三学生,从小听力较弱。他不满父母不信任他,追查他的行踪,又在朋友面前骂他,还不时将他与其他孩子比较。

  除了在家中行为不好,他在学校的操行也不理想。尽管他是个聪明的孩子,可是上课常捣蛋和欺负同学。去年,他旷课多天,衣着也不当和违反校规。

缓刑期间违反宵禁
  少年的态度是不利于他接受缓刑的因素之一。他不愿改变,也不把嗅吸强力胶当一回事,甚至在缓刑监视官评估他是否适合缓刑期间违反宵禁。

  尽管如此,法官仍认为少年可改过自新。她语重心长地说:“这不等于少年没有希望。每个年轻人,无论他行为多恶劣,若给予正确指导和管教,(还)是有改善的可能性的。”

  法官指出,她必须在制止少年继续胡作非为和为他提供有利于改造的环境之间取得平衡。她说,唯有如此,他才能重新投入家庭和社会,做个有用的人。因此,法庭必须趁少年年纪尚轻、可以改变的时候,强制改造他。

  基于此,她采纳缓刑监视官的建议,把少年安排在一个有系统的环境里,强迫他接受辅导。

少年烟酒样样来

还口头性骚扰老师

  少年年纪轻,劣行却不胜枚举。缓刑监视官在报告中细数他的种种恶劣行为:

   向老师吐口水、比中指和骂粗话

   口头上性骚扰女教师

向女同学作出性暗示
   10岁在超市顺手牵羊、几次偸母亲

   的钱去买香烟;

   10岁开始抽烟,目前一周两天、一

   天三根,没有意思要戒烟

   喝酒、嗅吸强力胶

   半夜溜出家门游荡,多次被警方警告

   为了避免受罚而撒谎

   曾加入私会党

教育部长黄永宏:上大学前要能有4 C

(2009-06-03)

● 王珏琪、王舒杨
  学校虽然不能确保每名学生考获A,但是有能力帮助每名学生树立良好品德。

  教育部长黄永宏昨天出席大学先修班研讨会,向500多名来自初级学院、直通车学校、高中和理工学院学生致词。他说,每个年代的学生会面对不同的人生挑战,那么要如何为这些挑战做好准备呢?

  他谈到了他希望我国学生在上大学前的“人生背包”里,能够具备四样物品(4 Cs):自信(confidence)、区隔力(compartments)、同情心(compassion)和同伴(company);文凭(certificates)和钱财(cash)不应该是重点。

  他说,文凭和好成绩固然重要,也能让人生有好的开始,不过在人生的马拉松里,单靠它们未必能完成人生的旅程;公司在面试合适的职员时,注重的还是品格、判断和领导能力。

  品德教育是我国教育制度的中心,黄永宏说,自信来自品德,因此品德教育必须是我国教育制度的中心,也是它最基本的目标,虽然不是每个学校都能确保每名学生的每个科目都考A,但是要他们帮助每名学生树立良好品格是有可能的。

  他以Charles & Keith创办人黄文华为例,指出他虽然只有O水准毕业,但是不愿让任何人或制度限制他的发展,他不抱自卑的心态,只秉持对自己理想的自信,创造了环球品牌,目前他在23个国家拥有215家店,去年的营业额近1亿元。

  黄永宏在回应学生问题时补充,学校的重点一直在品德教育;他在回去教育部后,其中的重点就放在品德教育,不过有些人以为教育部的重点已经超越了它,他希望把重点重新回到品德教育。

  在谈到“区隔力”时,黄永宏说,学生也应该学习如何把事情分类、区隔开来,学生经常把所有的责任如课程辅助活动、感情、考试等混在一起,很容易被各种“责任”压倒,他们应该用“区隔力”来分析和分辨事情的轻重。

  他不忘吁请学生要有怜悯之心,也要结交好朋友、注重家人和伴侣来丰富他们的人生。

参与研讨会的学生也积极发问,国家初级学院学生陈丽晶(18岁)说,新加坡的教育制度不乏广度与深度,但是很不灵活,使很多即将升入大学的学生们担心选错主修,不能更改。陈丽晶希望新加坡也能开办通识大学(liberal arts college),通识大学让学生有多领域的涉猎,让他们对不同的科目有足够的了解,然后才决定到底主修哪一领域。
  关于通识教育,黄永宏指出,很多学生并不了解。他说,其实新加坡的教育基本上就是通识教育最好的例子。在中学和初院里,学生除了数学、科学和人文科目外,也有专题作业等,可以涉及许多领域的知识。

  国家初级学院学生李文龙(18岁)说,他明年即将入伍,他想要了解国民服役的作用是什么?

  他说,他并不反对服兵役制度,更不是怕受苦受累,但是,他想知道两年的时间离开学校,比起常规的教育,兵役到底有什么不同。除了国民服役,一些学生也对一些科目所达到的效果提出疑问。比如,有同学指出,学生们只是为了分数而加入社区参与计划(CIP),其实并不能培养社会责任感。

  黄永宏针在回答这些问题时说:“教育并不是一个直线的关系,并不是说,你想要达到某个效果就一定可以达到的。教育者的角色是要提供这样的机会,比如CIP,比如服役,具体能不能达到效果,还是要看个人。但不可否认,国民服役把不同的人汇聚在一起,可以增强国民的凝聚力。”

林勋强:应对气候问题最大挑战 是各方从自己利益看待

(2009-06-02)

● 周殊钦 济州岛报道
  气候变化影响无远弗届,各方处理这个问题时应采取以科学研究作为基础的全盘应对方案,并加强对新绿色技术的投资,循序渐进地加以落实应对方案。

  贸工部长林勋强昨天应邀参加东盟—韩国总裁峰会第四场研讨会时指出,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各方从自己利益出发去看待这个问题,在目标不一的情况下要达成一致协议并非易事。

  “人们必须意识到无论是什么对策,都会是涉及权衡利害的折衷方案,没有简单的解决方法。凡消费者都希望享有低物价、低能源价格;所有的政府希望取得经济增长;而每个人都要求能有个可持续发展且安全的环境。问题是,要如何同时达成这个三角目标?”

  尽管全球目前对气候变化仍没找出一套能让所有人满意的方案,林勋强认为各方在应对这个问题时,有几个原则可供参考,包括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应该采取全盘的应对方案。

  他指出,全盘应对策略的考虑基点应以科学研究为基础,而不是政治考量,后者将使问题变得更复杂化。各国政府如果从科学角度出发,它们将能清楚了解环境问题对经济乃至全世界的影响,进而研究更务实、更可行的解决方案。

  显然的,任何应对气候变化的解决方案,必须获得技术上的支援。然而,按世界现有的绿色技术,即使人们取得最佳的能源效率,所节省下来的资源仍不足以防止世界最终走向困境。

  为此,林勋强认为政府和私人企业加强对新环保技术研发的投资,是另一个应受重视的原则。

  “在大型投资上,政府和私人企业之间的合作是必须的。政府应当同绿色产业合作,为它们提供研发工作所需的支援和环境。”

  昨天参加研讨会的包括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副执行主任克罗帕、菲律宾贸工部长赫南德斯及绿色科技公司Linde Korea总裁金柏等。他们分别根据本身的背景介绍对绿色挑战的看法,并同意气候变化是个环球问题,需要全球的政府与相关企业携手应对。

在这方面,各国今年12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15次缔约方会议,讨论将取代2012年到期的《京都议定书》的新全球气候变化协定的成果将是一大关键。
  不过,林勋强指出无论应对方案将是如何,循序渐进地实施各项措施而非一夜间对政策改弦易辙,是不可忽略的另一原则。

  “对商界来说,政府必须让他们知道会有什么期待,创造商业所需的确定性,按部就班地落实措施以让大家作适当调整。在调整过程中,政府也可扮演协助各行业和消费者适应新环境的角色。”

  他认为,推动环保产品与服务的贸易领域的自由化,将有助于为应对气候变化开创许多新的契机。

  “我同意克罗帕的说法,即一方面人们在适应一个更绿色、更可持续的世界时,都在看这么做将涉及什么成本。另一方面,人们在进入这个新环境时,许多商机也会自然涌现。”

世界环境日活动

(2009-06-01)

来临星期五(5日)是世界环境日,你准备如何度过呢?
  联合国在1972年成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时,把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三十多年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每年都为环境日确立一个主题,并展开相关活动,借此提高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今年的环境日主题是“你的地球需要你!”(Your Planet Needs You!)。当天,新加坡也有多项世界环境日庆祝活动,包括:

总统环保奖开放提名

提名日期:6月5日至7月17日

网址:www.mewr.gov.sg/presidentsaward

  “总统环保奖”于2006年设立,目的是表扬那些持续在环境方面有重大贡献的个人或机构。得奖名单将在10月公布,获奖者会从纳丹总统手中接过奖座和证书。

  过去的得奖者包括巡回大使许通美教授、自然协会前主席倪敏医生、国家公园局前主席陈伟兴教授及公用事业局主席陈义辅等。

环保行动2009(Eco Action 2009)

日期:6月5日(星期五)



2008环境公报 中国环境治理进展明显
《2008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表明,中国地表水与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指数呈“双降”趋势。
重庆武隆山体垮塌事故已造成26人死亡
台港设双边合作新机制
中国各大城市相继发生枪击案 公众担忧
有什么可做:参与行动的公司和机构承诺在这一天以实际行动,例如在午餐时间关灯、关电脑,或提早让员工下班,尽量节省能源,进而减少因发电所排放的二氧化碳。
  前年活动首次在本地举行,有18家公司和机构参与,一天内就节省了近6000千瓦时(kWh)的电力,相等于减少排放3808公斤二氧化碳;去年活动吸引25家公司参与,节省9000千瓦时电力,减少超过6000公斤二氧化碳。

  要更了解这项活动,可电邮至info@ecoaction.sg询问。

绿色世代音乐会(Green Generation Concert)

日期:6月5日(星期五)

时间:18时30分

地点:新加坡植物园Symphony Stage

有什么看头:多所学府代表将呈现精彩表演;著名黑猩猩学者珍古德(Jane Goodall)也特地前来新加坡出席这项活动,与观众分享保育生态的重要性。入场免费。

红树林探险活动

日期:6月6日(星期六)


有什么好玩:参赛者可分成四人一组,通过在公园的探索,学习有关红树林动植物的知识。首三支完成游戏的队伍可获得100元至350元不等的奖金。有兴趣的公众,可电邮至info@sbwr.org.sg报名。

阿裕尼集选区 所有巴刹熟食中心都OK

(2009-06-01)

● 杨荣发
  阿裕尼集选区的所有5个湿巴刹及熟食中心在短短一个月内,不但获颁“新加坡OK”的标签,还扫走15个“新加坡OK”的各别奖项,为该选区5月份展开的“零垃圾月”活动,划下了圆满的句点。

  昨天获颁“新加坡OK”标签的是位于阿裕尼集选区(友诺士)勿洛水池路第630座巴刹。先前获颁“新加坡OK”标签的还包括后港高文巴刹小贩中心,海南村中心,实龙岗花园巴刹熟食中心和忠忠熟食中心。

  这次,参与友诺士洁净活动的还包括邻里的81家商店及药房。值得一提的是,勿洛水池路巴刹的厕所也在“康乐公厕”计划下,从先前的3颗星晋升到5颗星,卫生与干净程度让人感到焕然一新。

  刚卸下东北区市长职务的外交部高级政务部长再诺在阿裕尼集选区议员潘惜玉的陪同下走访巴刹,并从国家环境局局长陈国强手中接过“新加坡OK”标签。

  也是阿裕尼集选区议员的再诺说:“既然厕所都能成为5星级,任何人都没借口不为保持卫生全力以赴。如果能提升卫生水平,摊贩将吸引更多顾客,取得双赢局面。”

  潘惜玉上个月曾向后港高文巴刹小贩中心的4个C级摊位摊主下“挑战书”,要他们提升到B级,结果他们四人果然一个星期内办到了。

  潘惜玉说:“这证明,只要大伙们众志成城,就能携手打造一个卫生干净的居住环境。但要让这延续下去,大家也必须保持个人和整体的良好卫生习惯,让它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份。“

  巴刹厕所要晋升到5星级,除了要确保废水管操作正常,提供肥皂和厕纸,提供烘干机或抹手纸,繁忙时段有清洁工人打理外,还须要提供垃圾桶,女厕要有卫生棉桶,并清楚的展示清洗时间表和联络电话。

  幕后的功臣是负责清洁工作的清洁女工林嫦直(60岁)。她说:“最近发生多起中毒事件,不断提高卫生水平是重要的,这样公众才会对小贩中心更有信心。”

“新加坡OK”计划是2003年沙斯来袭时推出的。符合清洁卫生准则的场所会贴上OK标签。过去几个星期先后爆发芽笼士乃毒罗惹事件和甲型H1N1流感恐慌,国家环境局重新启动“新加坡OK”计划,同时推行新的“洁净新加坡”行动(Clean Up Singapore)。阿裕尼集选区顺势在5月份展开“零垃圾月”,为公众打造一个卫生干净的居住环境。

两机构合资 研究可持续利用水源

(2009-06-01)

水资源再利用基金(WateReuse Foundation)和新加坡公用事业局签署研究协议,合资投入总值500万美元(约730新元)为研究资金,为全球水源机构提供可持续水源。
  双方日前于美国加州举行的第13届水源再利用和海水淡化研讨会上签署协议。

  根据协议,双方在下来5年,个别会每年拨出50万元美金作为研究资金,研究领域包括双方共同感兴趣的水源再利用、资源再循环、废物回收、海水淡化等。研究成果将分发给公用事业、研究机构和水源科技供应者。

  水资源再利用基金执行董事米勒(Wade Miller)指出,双方合作将能够集合资源,为促进水源科学研究带来更大的影响。

  公用事业局科技与水质署署长佘海利则说,双方合作,分享专业知识将使新加坡研究社群及其他水源工业业者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