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economy.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economy. Show all posts

Thursday, February 26, 2009

环境局长陈国强:不应忽略“环境危机”

(2009-02-21)

早报导读

李文献部长亲授文物捐献奖给吴冠中
中国画家吴冠中将珍贵画作捐献给新加坡,新加坡新闻、通讯及艺术部长李文献亲自登门授奖。
圆明园两兽首2800万售出 买家疑佳士得高管
我国GDP去年第四季萎缩16.4%
香港79亿元赤字预算案保就业
  尽管目前全球陷入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但是各国政府不能因为忙于应付眼前的经济问题,而忽略另一场因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更严重的“环境危机”。
  宜居城市研发中心总监兼国家环境局局长陈国强昨天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主办的首届“全国可持续性会议2009”(National Sustainability Conferen-

ce)讲话时指出,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是多方面的,近年来接二连三发生的水源、能源和食物危机,看似不相关,实际上却是环环相扣。

  陈国强说,从美国的房地产次贷烂账问题,以至引发全球金融海啸的事件,让人意识到资讯科技的发达,已把世界各国的市场与人民紧紧地联系着,环境课题也一样,如果没有把握时机尽早解决,后果将不堪设想。

  他说:“我们应该扪心自问:要如何制定能够让人类与环境和谐共处的一套复杂体系;我们又应如何全面地处理水源、能源和食物危机,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个别问题,我认为这将是本世纪面对的最艰难挑战。”

  不过,陈国强有信心新加坡可以把这次的危机变成转机,通过加紧节省资源、发展替代能源、通过提升能源效率来加强竞争力等,这一切努力最终将化成新发明、新科技和创造新的工作机会。

  由国家发展部长马宝山和环境及水源部长雅国联合领导的可持续发展跨部门部长级委员会,将在下个月发布有关新加坡未来环境可持续性发展的报告,以及从今年财政预算案中获得的10亿元拨款将用作哪些用途。

  雅国日前指出,面对全球经济不景,如何确保新加坡在取得经济增长的同时,继续享有高素质居住环境的一环显得更为重要,因为这意味着新加坡必须更妥善运用资源、提升在环境业务的能力,以及改善居住环境。

  也受邀在会议上发表讲话的英国最高专员马登(Paul Madden)赞同陈国强的看法,并表示最近爆发的澳洲林火和中国旱灾,显示应对气候变化危机刻不容缓。

  曾经参与制定《京都议定书》的马登,也吁请新加坡在低碳经济发展方面带头,领导东南亚地区在气候变化课题上采取统一立场,并把握机会在今年于新加坡举行的APE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中提出,相信有助于传达强烈的政治信息,为今年12月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的全球气候变化大会奠定基调。

世界各国上百名领袖预料会在今年12月的哥本哈根大会上通过新联合国气候变化国际公约,签署新的减排协议,以取代于2012年失效的《京都议定书》。
  为期三天的“全国可持续性会议2009”将在明天结束,会议共吸引了约250名政商界代表、学者、非政府组织代表及学生出席。

世行年报: 全球消除贫民窟 新加坡是最佳范例

新加坡在不到40年间透过机构改革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成功消除我国发展初期相当普遍的贫民窟景象。世界银行在最新的世界发展年报中特别提到新加坡,并形容我国的经验可算是全球消除贫民窟最成功的范例。

年报分析指出,我国能在短期内消除贫民窟的秘诀在于,国家机构经历改革之后,政府带头成为主要的基础设施与社会服务的提供者,进而透过成立建屋发展局来统筹公共组屋的规划与建筑,并利用土地征用法来实施政策干预,最终将恶劣的居住环境一扫而空,成为今日世界最宜居住的城市之一。

在提及新加坡的研究个案中,它引述一名外国人对我国70年代市景的观察:脏乱且摆满小贩摊档的五脚基;晾着洗好衣物的竹竿无序地往窗外伸出;人口暴增使得原本仅够两个大家庭生活的店屋挤满了50个人,而且得共用一个厨房和一间浴室,居住环境与贫民窟无异。

不过,这已是不复存在的情景。年报解释,对贫民窟改善行动的评估显示,仅有针对性的干预政策还远远不够。没有合理有效的土地规划制度和基础服务,没有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这些干预性措施难以奏效。然而,新加坡却做到能同时实行这三方面的政策,因此成就了消除贫民窟的最成功范例。

新加坡的成功是异类
据世行分析,新加坡的成功可是异类,因为它是少数几个能同时实行几套居民融合政策的国家。“它的成功必须归功于高速的经济增长,并且自建国以来就有个非常专注的政府。加上它是个城市国家,也大大地促使干预政策有效实施,这也间接提供了一个经验,即城市化的成功需要全政府上下采取协调行动。”

年报说:“对一个贫困地区的城市国家而言,如果说有效城市化是促使新加坡经济在整个七八十年代都取得每年平均为8%增长率的原因,这一点也不夸张。这需要的是市场机制与社会服务;基础设施的战略性投资,以及为居民改善住房条件等多种因素的结合。”

Friday, October 24, 2008

滨海湾金沙今天起将招聘1万员工



距离滨海湾金沙综合度假胜地的开幕日期虽然还有一年,但业者将从今天(20日)起展开首个阶段的招聘工作,聘请1万名员工。

滨海湾金沙综合度假胜地(Marina Bay Sands IR)这一轮招聘的员工包括保安人员、侍应生、客房服务员和技工等。

为鼓励更多缺乏服务业经验者加入这个行业,业者将连同本地两大提供技术培训的机构,通过培训计划吸引国人投身服务业。

和金沙合作的是今年2月成立的就业与职能培训中心(e2i)和劳动力发展局(WDA),他们希望吸引低薪工友、年长员工、遭裁员或退休者及妇女投身旅游业,缓和原本已吃紧的服务业人力市场。

发展滨海湾金沙的拉斯维加斯金沙集团人力资源高级副总裁(亚洲区)沈铭义指出,金沙在这一轮的招聘活动中会尽量聘请本地人,接下来一年里也将陆续举办更多招聘活动。

他说:“我们需要聘请的人数非常多,但我们并不在意他们的年龄或性别,更重要的是他持有正确的态度。”

e2i将和金沙合作,在接下来的招聘活动中协助金沙筛选出那些须在受聘前接受训练的工友,在下来的一至两个星期的时间里,教导他们沟通技巧、如何维持人际关系,并调整他们对服务业的态度,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后再安排他们到金沙面试。

他们也将参加为期5天的专业服务鉴定课程 ( Certified Service Professional Programme,简称CSP),指导员通过密集训练向学员灌输正确服务理念,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后再安排他们到金沙面试。

至于那些已有相关经验的求职者,他们将直接被安排到金沙面试。

通过面试的工友将获得金沙的意向书(letter of intent ),e2i和劳发局也将为这些工友进一步提供与他们工作有关的培训。

公众可上网到careers.marinabaysands.com有关工作机会的详情。

Wednesday, August 20, 2008

2008年国庆群众大会演讲摘要

1. 26年来通货膨胀(inflation)最高的一次
2. 增长花红、消费税补贴,30亿元(3 billion)
3. 普通老百姓可获得5000元
4. 经济盈余ying2 yu2(surpluses)
5. 生活习惯
6. 社区关怀基金(funds for the needy)
7. 社区发展理事会(community development council)
8. 换灯泡、省电、政府的直接帮助
9. 新加坡政府不会做宣传,这是问题
10. 政府国会议员的责任,教育民众
11. 钞票缩水了!
12. 援助是为了抵消通货膨胀
13. 政府没有增加很多费用
14. 市政理事(town councils)会不加费
15. 水费也没有增加
16. 但是能源价格提升(energy prices went up)
17. 医药费受到政府控制,但是医院成本提高
18. 政府拨款帮助卫生部(ministry of health)
19. 政策(医药保健基金)medifund
20. (ERP)电子公路收费增加很多
21. 是内阁(parliament)的政策
22. 过去8年逐步减少税收,让国人有机会买车
23. 但是交通情况逐渐拥挤,所以不得增加电子公路收费
24. 受欢迎⋯⋯对⋯⋯帮助 人民的政策
25. 外地人抢走新加坡人的工作
26. 要求加强本土意识 local identity
27. 引进外来人才是为发展经济
28. 我们缺乏人才与人力(manpower and talent pool)
29. 劳工短缺、不是人浮于事
30. 失业率是 2.3 %,很低
31. 综合娱乐城、可以制造 2 万份工作
32. 大都市都缺乏、日本不能和新加坡相比,证明英文教育对新加坡是重要的,是一种优势
33. 新加坡劳工太过昂贵了,聘请外劳可以减低成本
34. 明显的例子,奥运会、体育事业,25名奥运运动员,有一半是外劳,中国对新加坡,300:1,别国至少是新加坡的几十倍
35. 我们要网罗人才,超越极限
36. 新加坡有长期问题,生育力很低,惊人数据:我们目标 2.1 的生育力,但实际是1.29,差距很大,华族:1.14,每个人只有1个孩子,问题严重。
37. 东亚国家的普遍现象,韩国口号:婚后1年生孩子
38. 从前男人三妻四妾,现在女人要求平起平坐
39. 政府呼吁国人要同样重视事业与成家
40. 以前是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没有媒婆了,年轻人还是需要现代红娘的。
41. 北京有“家长相亲会”,父母帮孩子找对象
42. 新加坡要推行吗?人民协会?People’s Association
43. 结婚生子是人生大事,政府只能从旁帮助
44. 生活费是燃眉之急
45. 不能只注意眼前的问题
46. 网络时代,文明素质,提高生活条件

Monday, August 18, 2008

国庆群众大会华语演讲全文一 政府今年将花30亿元援助国人



新加坡过去几年风调雨顺,今年可没有这么顺利了。美国的金融危机还未解决,全球经济展望十分不明朗,油价和食物价格高涨,造成全球性通货膨胀。

在新加坡,生活费节节上升,令老百姓感到担忧。今年通胀率高达6%-7%,是26年来最高的一次,难怪一般家庭感叹钱包“缩水”,低收入家庭更觉得“钱不够用”。

政府非常清楚人民担心柴米油盐、生活压力的问题,早在去年就开始密切注意物价变动的趋势,也采取了实际有效的措施减轻人民的负担。因此今年的财政预算案提出一个完整的帮助人民的特别配套。财政部已经分阶段分发了“增长分红”和“消费税补贴”;今年10月将分发另一部分的“增长分红”。

政府今年将花30亿元援助国人,不敢说是雪中送炭,但至少我们已经是尽力而为了。一个三房式家庭可获得约5000元的援助,这是相当可观的一笔钱。如果花钱得当,应该可以抵消物价上涨所带来的冲击。

当然,政府不可能每年派发红包。我们不是财神爷,必须财政有盈余,才能这么做。幸好政府去年有盈余,所以有能力帮助新加坡人。除此之外,政府特别注意低收入家庭所受的影响,并且采取了适合个别家庭情况的援助措施。每个选区的公民咨询委员会都可动用“社区关怀基金”帮助陷入困境的家庭,不需要经过复杂的手续,他们可决定,马上作出反应。

许多基层组织有一套援助贫困家庭的计划。他们送礼篮、食物和其他日用品。他们今年已增加援助,以帮助这些居民应付更高的生活费。而一些社区发展理事会(CDC)有各种各样的配套,还为贫困的家庭装置省电的灯泡,帮助这些家庭省些电费。

坦白说,我们做了不少。但不少国人在得到政府的援助之后,还是闷闷不乐;一些人还责怪政府不知民间疾苦,做得不够。为什么呢?我想,可能有几个原因:一、可能是政府派发分红的时候,没有敲锣打鼓,因此人们感觉不到。或许应高调一点,多做些宣传,国会议员要多努力;二、由于这是间接的援助,所以人们没有把增长分红和通胀挂钩,没有意识到政府分发这笔钱,就是为了帮助他们应付更高的生活开支。

此外,有些国人认为政府直接造成物价上涨,他们要求政府尽量不要增加收费,以免加重人民的负担。其实,政府今年已经决定不调整多项收费,很多时候没有对外宣布,所以公众不知道。举两个例子,人民行动党市镇理事会今年不提高组屋杂费,公用事业局也不调整水费。

不过,一部分收费的调整还是无法避免的,因为能源价格和其他运作成本增加了,工友也应该获得加薪。在所能够控制的情况下,政府已经尽量减少加价的幅度。比如医药费,政府向来严格管制医院的成本,尽量减少医药费的上涨。不过医学不断进步,医生每年采用新的药物,新的治疗方法,新的仪器。成本提高,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所以,政府已经逐年增加对卫生部的拨款,使卫生部可以逐年增加对公众的医药津贴。然而津贴总是有限,因此收费不得不跟着适度调整。

不过医药费不是今年最热门的课题。最近最热门的话题是:政府增加了公路电子收费(ERP)的闸门。今晚,我要谈一谈这个课题,希望消除大家对这项政策的误解。因为时间有限,我只谈ERP政策的总体构想,而不谈具体的细节。我要强调的是,这个政策是内阁决定的,而不是交通部自行决定。

过去八年,政府逐步地削减汽车的各项税收。结果,更多新加坡人拥有汽车。因为车辆的数目增加了,公路更拥挤了。于是我们不得不增加ERP的闸门,不得不提高ERP收费,以确保交通顺畅。

梁智强最近拍的《钱不够用》第二集,用ERP来做文章。他反应快、够机灵。政府的反应有时不够快,但是我们也不太笨,至少不比小孩笨。梁智强的电影还没出炉之前,政府早已经采取各种措施抵消ERP的冲击了!

其实,我们增加闸门的同时,也改善了公共交通服务,也降低了路税。这是很多人忽略的。我看了这部电影,你问我的反应:电影不错,(作为)政策不行。政府和梁智强的目标不同。梁导演的目标是制作受欢迎的电影,而政府的目标是制定有利人民长远利益的政策。电影里没提到(政府)减税措施,观众自然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