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internet.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internet. Show all posts

Thursday, May 14, 2009

民情联系组“网上民众大会” 颜金勇网上与民谈民生

(2009-05-08)

● 林佩碧 黄康玮
  面对眼前经济不景,政府要如何协助年长者保住饭碗、低收入家庭渡过难关,以及新加坡又如何从竞争激烈的区域国家中脱颖而出等,是昨晚约30名参与“网上民众大会”(E-Townhall)海内外新加坡人普遍关注的课题。

  通过在劳工基金大厦举行的网上民众大会,民情联系组(REACH)邀请介于20多岁至69岁来自各行各业的新加坡人,上网同人力部长颜金勇和民情组监察委员会主席许连碹博士,首次就李显龙总理上星期在五一劳动节集会上发表的谈话,进行一个半小时交流。

  对于如何协助年长者寻找工作,颜金勇表示政府已通过多项不同的援助计划,例如劳动力发展局的优势计划(Advantage! scheme)、将在2012年生效的重新雇用年长员工法令,及上周成立的劳资政三方复苏策略队伍(TRUST Team)等,协助公司利用各种援助计划与措施,帮助年长者保住饭碗。

  颜金勇强调,去年25岁至64岁国人的就业率是76.5%,不仅创下历史新高,也是全球最高比例之一。

  他不赞同一名网民对年长者只能从事园景业或清洁业的看法。他相信只要年长者有相关的技能,也能从事其他行业,例如服务业和保全业等,这也是为什么政府不断吁请人们接受培训,掌握新技能。他最近就遇到一名在香阳环球厨师学院上烹饪课程、日后将受雇于酒店餐馆的50岁女士。

  颜金勇指出,就业市场其实仍有许多工作,但需要人们保持灵活态度。未来两年有4万5000份新工作,其中1万8000份来自公共领域,当中大多数适合专业人员、经理、执行人员及技师(PMETs),例如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的科研人员、教育部的教师,及卫生部的医护人员等职位。

  另一方面,为了帮助国人渡过经济难关,政府推出一系列措施,有网民询问这些措施是否发挥了作用。颜金勇回答时说,人力部正密切观察情况,初步迹象显示这些措施取得的效果良好。他相信,如果政府没有推行这些措施,第一季经济萎缩的数据不止11.5%、失业率也会超出3.2%。

  颜金勇说:“面对中国和印度的竞争,新加坡不可能只从成本和它们竞争,而是必须标榜我们的独有性,例如我们的质量、可靠性、服务水平,最重要的是和谐的劳资政关系……最佳的例子就是五一劳动节当天,全球有不少国家的工人举行示威游行,可是新加坡却是举行了五一劳动节庆祝会。”

  有网民建议政府允许失业者暂时借用部分公积金渡过经济难关。颜金勇回答说,公积金是保障人们退休生活的储蓄,不应轻易动用,政府将通过其他方式给予援助。

针对最近股市大涨,是否显示经济复苏已露曙光,颜金勇表示他不愿多做猜测,人力部目前最重要的任务是尽量保住人们的饭碗,以及帮助受影响的工友。
  举办网上民众大会前,民情联系组之前已通过不同管道收集民众对总理劳动节谈话的看法。他们总共收到80多个反馈,有人赞同政府在技能提升与应变计划(SPUR)下推出的三项新措施,以帮助受影响的PMETs,但也有人不同意本地人与外国人的受雇用机会是相同的说法,他们认为许多雇主把工作让给愿领取较低薪金的外国人。此外,他们也不认为外来人才能为国人制造更多工作机会。

下星期三举行

华文网上民众大会

  继昨晚的英文网上民众大会后,华文网上民众大会将在本月13日晚上7时30分至9时进行。贸工部兼人力部政务部长和民情组监察委员会副主席、碧山—大巴窑集选区议员杨莉明将以华文同民众交流。民情组鼓励有意参与的民众网上交流前提出问题,使交流比较集中进行。

  除参加网上大会,民众也可透过社交网络Facebook和Twitter、电邮、手机简讯、电话、传真和邮寄等方式提供意见。详情可上www.reach.gov.sg或拨电1800-3535555查询。

探讨如何防止

社会分化威胁扩大

  颜金勇也谈到李显龙总理在劳动节集会上提出新加坡社会所面临的三大分化威胁,并表示这些威胁都是非常重大的,政府将给予同等重视,在努力朝一个团结社会迈进的同时,也要防止社会分化的威胁不断扩大。

  总理所指的三个可能引起社会分化的潜在威胁,包括新加坡人与外来人员、贫与富及不同种族和宗教间的差异。

颜金勇举例说,为拉近低收入与较富有阶层之间的距离,政府的其中一个方法是通过就业入息特别补助计划帮助贫困者增加收入。
  他说:“种族和宗教间的差异是我们必须不断努力加强的。至于新加坡人与外来人员的竞争,我们也理解本地人的紧张情绪,所以较早前已宣布成立了由人力部、国家发展部、内政部和贸工部组成的跨部门委员会来着手处理这个课题。”

Thursday, February 26, 2009

李总理:互联网改变阅读方式 政府传达信息面对挑战

(2009-02-25)

互联网的兴起已改变了年轻一代国人阅读与获取信息的方式,使得政府在思考未来如何向民众传达重要信息时,面对巨大挑战。
  李显龙总理指出,政府过去只需透过传统媒体如报纸与电视台,便能把信息传播给广大民众,因为人们普遍都有阅读报纸和观看电视新闻节目的习惯。但是,现代的年轻人则是凭自己的兴趣和喜好去选择信息来源。

  “现在的年轻人一觉得闷,就会上网随意浏览,人们也可从网站上载任何喜欢的东西。除非你能引起人们的兴趣,否则他们不会上你的网站阅读。所以,要如何传达信息并引起人们关注,以深入思考和了解一些重要课题,对政府是个很大的挑战。”

  李总理日前接受亚洲新闻台访问时举例说,他的孩子虽然也阅读报纸,但是阅读偏好不同,有些喜欢阅读副刊,有些是阅读世界新闻或一些要闻,但他们其实花更多时间在互联网上。即使上网阅读新闻,也不像人们过去那样,可能花45分钟详细阅读整份报纸的新闻。

  谈到个人的阅报习惯时,总理说他每天早上其实也是先上网阅读新闻,包括上新加坡主流报纸、亚洲新闻台、英国广播公司(BBC)等的网站,然后才翻阅印刷版报纸。而随着电脑科技的发展,在屏幕上阅读也会越来越方便。

  “现在有了更宽的电脑屏幕和更好的软件,你在屏幕上也能看到相当不错的电子版印刷报纸。我想我的阅读习惯也可能会进一步转向电脑屏幕。”

  另外,他也指出新闻网站消息的更新速度其实相当快,并不逊于政府的通讯管道,因此可为民众提供完整与及时的消息。

  针对新闻媒体在现今社会所扮演的角色,李总理认为除了教育民众和传达信息等基本要素之外,国内媒体也应据实反映民情,并为人们提供一个辩论课题与互相交流意见的平台;在面向区域和世界时,则应从亚洲的视角报道亚洲区域的问题。

  亚洲新闻台十年前便是在这个理念下创立。总理指出,它当初创台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亚洲国家没有一个能从亚洲观点报道亚洲新闻的英语电视台。

  “虽然许多西方电视台如CNBC、BBC、CNN等都大量报道亚洲新闻,但是它们主要还是从西方人的角度进行报道,而西方人看世界,总是抱有某种深刻的既定印象,所以我们觉得有个从亚洲观点报道事件的空间。它不是要传播意识形态,而是报道事实,以除去西方人的有色眼镜。”
李总理的访谈节目昨晚已在亚洲新闻台播出。它将在今天中午12时30分、明天下午4时30分和星期五晚上6时重播。

Monday, August 18, 2008

上网购物的人比五年前增一倍

我国有更多人通过上网购物,去年本地网络用户中有35%通过网上购物,这个比率要比2003年增加了一倍。

教育部兼新闻、通讯及艺术部高级政务部长吕德耀,今天在第十二届资信商业大会的开幕仪式上讲话时透露了这些数据。他认为,我国的中小企业应当看准这个机会,通过创新来获得这些消费者的青睐。

他说:“互联网的发展促使许多新的商业模式诞生了。比如,越来越多的商业交易在网上进行。”而随着本地有更多人选择上网购物,这为中小企业创造了好机会。

吕德耀说:“为了满足网上消费者对物有所值的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中小企业必须通过创新来将自己与竞争者区分开来,以获得消费者的注意力和市场份额。”

他指出,企业并不需要花大笔的资金来推销产品和服务,而可以利用资信科技来有效地作宣传,互联网就提供了一个准备就绪、低成本的平台。

吕德耀表示,根据资信局的调查,去年本地有三分之二的中小企业借助互联网来改善商业运作,几乎有三分之一的中小企业在网上设有虚拟商店。但是,仍有一大部分的中小企业还未把基本的商业操作自动化。他鼓励这些公司利用资信科技来增进效率,更好地为客户服务。

为了帮助中小企业拥抱资信科技,吕德耀宣布,资信局去年6月推出的征求合作计划(Call-For-Collaboration,简称CFC)已获得了31个提案,并指定了三个集团,为中小企业提供价格优惠的资讯通信方案。

这些方案包括硬件、软件、网站发展和寄存、宽带联网和行业专门应用程序。自今年6月起,已有120多家中小企业购买了该计划下的方案。

据了解,一项包括网站发展和寄存、宽带联网的方案售价原先为1400元至1500元,在资信局提供津贴后,中小企业只需付400元。

吕德耀也宣布了两项新的计划。首先,资信局将在中华总商会设立第二所中小企业资讯通信资源中心(SME Infocomm Resource Centre,简称SIRC)。

这与在新加坡理工学院的第一所中小企业资讯通信资源中心相似,为中小企业提供了解资信科技和如何应用的机会,也会主办讲座、工作坊和到方案中心的实地考察,提供一对一的咨询服务。

另外,资信局也将推出资信网上名录(i-Directory),这是本地首个一站式的网站,中小企业可通过这个网站了解到本地公司所提供的资信产品和服务。

本届的资信商业大会,是由中华总商会、资信局和《联合早报》联办的,共吸引了近2000人出席,创下了有史以来的新高。

Tuesday, July 22, 2008

登录 Facebook 找部长和议员



平时日理万机的杨荣文部长,也玩Facebook!

Facebook有一个功能,就是能让人凭姓名搜索,和许久没有联络的朋友取得联系,或是结识新朋友。

记者通过Facebook搜索功能,发现一些部长和议员都是用户,其中外交部长杨荣文(53岁)就有两个页面。

杨荣文接受记者访问时透露:“两个页面都是经过我的同意设立,一个只是试验性质,将会被删除,另一个是青年组织Youth Empire的朋友帮我设立的。”

Facebook一向给人的印象是比较受年轻人欢迎,杨部长坦言,他是在一些年轻朋友的鼓励下才成为Facebook用户。

他说:“我的孩子听说我成为用户后,都很惊讶。”

在所有部长和议员当中,最早开始也最积极玩Facebook的相信是社会、青年及体育部及交通部高级政务次长张思乐(40岁)。

他说:“我几乎天天登录Facebook,查看留言和添加朋友。”

截至本月中,张思乐在Facebook的“朋友名单”有422人。他表示并不认识所有“朋友”,但会查看他们的资料。有些是他所属白沙—榜鹅集选区的居民,其他的是一般公众、老同学和朋友。

一向活跃于网络活动的张思乐认为,不论是为私人或专业用途,Facebook都是个有效的沟通管道。

这些部长议员都有Facebook

张思乐在Facebook上有超过400名朋友,包括
居民和老同学等,记者也是他的Facebook朋友。
■社会、青年及体育部及交通部高级政务次长张思乐
通过Facebook广交朋友

几乎天天登录Facebook查留言和把提出要求的朋友加入“朋友名单”,但没有最喜欢的Facebook应用程序。

■环境与水源部高级政务次长、西南区市长、REACH主席许连碹博士
还在试验中

6月底注册为Facebook用户,目前Facebook属私人页面,“朋友名单”上有REACH职员、私人朋友和其长女。最喜欢Facebook的博客程序,已写下参与一些社区活动后的感想。所领导的REACH也设立了Facebook页面,目的是和网友及年轻人交流,取得反馈。

■丹戎巴葛集选区议员马炎庆
Facebook新手

7月初刚成为Facebook用户,目前只是和朋友联系,等到较熟悉Facebook后,如果发现能有效与居民联系,才会尝试这么做。

杨荣文受访:联系国人有效方法
外交部长杨荣文认为,Facebook是他身为部长和议员与国人联系的有效方法。

他以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为例,说明这点。

“Facebook的创办人之一克里斯休斯就帮奥巴马在年轻美国人中成立联络网。”

较早前,奥巴马将网站视为主要竞选工具,邀请克里斯休斯加入竞选团队,为网站注入互动功能,成功拉拢不少年轻人。

目前,全球有数百名政治家有Facebook页面,其中,奥巴马的支持者最多,共有来自世界各地的113万3730人。他的页面除了有个人资料,还有照片和视频档案。

另外,中国总理温家宝在五一二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人气急升,有人为他设立Facebook页面,并上载他到地震灾区指挥救灾、安慰灾民的视频和照片。页面目前有5万4658名粉丝注册为朋友。

政治领袖设立Facebook页面究竟能起多大的政治效应目前不得而知,但那确实是打响知名度的好方法。

被指网上咒骂溺毙学妹 女生崩溃停学



14岁女生在武吉巴督遭大水冲走,不幸溺毙,其学姐被诬蔑上网咒骂她一案。学姐甜甜(16岁,化名)在事件后意志消沉,已停学,母亲还打算为她搬家。

甜甜的母亲受访时表示,女儿之前在学校念书时常被同学欺负、被勒索。事件之后女儿就变得很安静,意志消沉,经常把自己关在房里,对学校的人和事都感到惧怕。

今年3月,她便决定暂停学业,改而在家中自修,准备今年的O水准考试。

“我后来辞职在家里陪她,协助她走出阴影,她看来比较开心。如今打算全心应考,一些和她较要好的同学也趁课余替她补习。”

母亲表示,她原本从事营销工作,现在已经改而和丈夫开设维修工程公司,在家中工作。

她也决定搬家,想要为女儿换个新环境。交易估计下月完成

甜甜告诉记者,她如今不作她想,计划在O水准后报读电脑设计课程,希望能成为设计师。

案件背景
14岁女生许嘉惠则是在去年4月23日,为捡起掉落水沟中的书包,在武吉巴督西8道第182座组屋旁的大水沟中遭水冲走,尸体隔天在班丹河口被发现。

甜甜过后被指在个人博客上痛骂死者“死得好!”,要开烈酒大肆庆祝,欢迎学妹化鬼找她。

甜甜声称,博客遭人“篡改”,过后到灵堂道歉,遭20名学生拉到多层停车场施“私刑”,被掌掴20多次至脸肿,听觉也受损。

Sunday, April 13, 2008

网霸话题

报章报道:一个14岁的女生无缘无故遭同学设立的博客取笑并手侮辱,让她身心受到重创,留下阴影。试针对这则新闻,谈谈你的看法。

Thursday, March 27, 2008

男子用手机看电影 一个月费用33万元

(2008-03-21)

● 陆彩霞

在科技发达的年代,用手机看电邮不足为奇,用手机看电影就要小心惹来一大笔电话费用。

  一般手机用户只用手机观赏短片,本地一名手机用户却用手机上网观看多部电影,结果接获电信公司寄来的8万元的电话账单。

  这名男子的一名朋友向《新明日报》透露,他从中国来新工作两年多,是一名货仓员工。这名不愿具名的朋友说,手机是由公司签订分配,男子一有空的时候,就喜欢下载电视连续剧和电影来观赏。

  结果,他在一个月内累积了90京字节(GB)的惊人用量,远远超出手机网络配套所规定的10京字节用量,使通过手机上网的费用高达33万余元。

折扣后须付8万

  不过,在计算了种种折扣和回扣后,男子最终的手机总使用费是8万元,但他还是申诉没有能力偿还这笔钱。

  这并不是新电信首次面对手机用户大量下载网络资料,以致电话费达“天文数字”的个案。

  就在去年10月,一名叫周永亮的男子致函本报《言论版》,申诉被电信公司要求支付多达1万2000多元的额外上网费用。

  周永亮后来接受媒体访问时说,他在事发前一个月,申请成为新电信的上网用户,每个月的缴费是20元5角,限制下载10京字节。他两天后开始上网,下载自己喜欢的电视连续剧。

不料,再过两天他就收到新电信的来信,指他下载量达到13京字节,超出规定的10京字节。新电信后来向他解释他所申请的“流动宽带”(Broadband on Mobile)服务是如何计算收费,并解决了问题。

新电信:

将适时提醒用户

  如今又有用户“历史重演”,新电信发言人说,其实公司已推出一项新的服务,即用户的下载量一旦达到某个水平,就会获得提醒,因此相信该名用户在达到使用这水平的前后,已有接获提醒。

  发言人重申,流动宽带服务是让用户通过他们的3.5G设备上网和查看电邮等资料。用户只需缴交每月由22元4角2分起的收费,便能下载高达10京字节的资料。若下载量超过限制,用户也可以享有50%的折扣,以两千字节为单位计算,每一千字节(KB)只需付0.19分。

  至于录像下载,视素质而定,下载5至10分钟的录像便可能需要100兆字节(MB)的容量。手机配套所提供的10京字节,可以让用户把大约100个上述时间的录像下载到他们的3.5G设备。对大部分用户来说,那已绰绰有余。

  新电信说,他们目前正针对此事尝试与该名男子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