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pril 23, 2010

“因材施教”还是“误人子弟”?

(2010-04-22)

● 林煜辉

狮城脉搏

我曾经怀着满心的期待与憧憬投身华文教育,可是,当我面对教育部三番几次对于华文教育政策所做出的的改革与调整,除了感叹本地华文教育的没落,我更感到失望与痛心疾首。

  我之所以离乡背井到台湾求学,努力耕耘,就是期待将来学成归国,能为新加坡的华文教育贡献一份心力,纵然我深知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无法与大趋势相抗衡,我内心里始终存有一线希望。但是,教育部近年来对华文教育所作出的多次让步,从几年前的母语成绩在申请大学时不计分、小学生只需认字不必写字、用英语教华文,到现在放宽选修华文B的条例、考虑减少母语在小六会考的比重,这样一步步的退让,我心里仅存的一线希望也破灭了。作为一个热爱华文的岛国青年,我原先的失望与痛心,已化作绝望与漠然。

  教育部长黄永宏说,他希望能制定出一个可满足不同需求的华文教育政策。的确,对于因材施教,我从来就没有异议。但是,现在教育部所谓的因材施教,是建立在降低华文水平的基础上,这是我无法接受的。减少母语在小六会考成绩的比重,这到底是因材施教,还是误人子弟?前几年,教育部施行‘A’水准母语不计分的政策,理由是教育部体察到一些成绩很优秀的学生,因为无法通过 ‘A’水准母语的考试,造成他们无法在本地大学升学。这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我们不能因为这些学生学不好华文,就让他们成为制度底下的牺牲品。所以,教育部的苦衷,我尚能理解。但是,小六会考却是鉴定学生最基本的华语能力的考试,如果我们不好好把关,而选择再次退让,岂不导致我们的学生失去最起码的华语沟通能力,更遑论读写的能力了。

一退再退 伊于胡底?

  其次,教育部一直在向老师倡导创意教学法,以提高学生对于学习母语的兴趣,试问你在学生小一刚入学时,就已经告诉他一个事实,让他抱着华文这一科不重要的心态学习母语,再加上父母要求孩子把心思多花在加强英语、数学和科学这些占成绩比重较大的科目上,学生根本没有动机学习华文,我们如何谈什么创意教学法,抑或是让学生对母语产生兴趣?就好像连门都没有的情况下,我们的华文老师就算具备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钥匙,也是徒然。

  人是很现实的,华文和其它科目一旦有了轻重之分,家长和学生的心里,自然也会开始权衡轻重。因此,一些原本对华文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或是一些虽然来自讲英语家庭,但却有能力把华语学到更高水平的学生,也可能因为得失心作祟,而最终选择牺牲华文。

  再者,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政府一直强调我们的华文教育体制必须负起为国家培育华文精英的责任。可是,在小六会考时就把要求降低,将会造成得以升上特选中学的学生,不一定就是华文能力较强的一群,而特选中学在无法录取华文能力较好的学生的情况下,为新加坡培育华文精英的使命将更为艰巨,这个目标的达成,也越发显得遥遥无期。

  黄永宏部长也提到,现在母语成绩的比重太大,当学生跨不过去的时候,就会难过消极。教育部不想再为学生设跨栏,而是要为他们提供学习母语的跳板,那些跳得过去的将获得奖励,跨不过的将不会受到惩罚。我理解教育部的用心良苦和部长的语重心长,但是,将母语在小六会考的比重降低,对华文能力较强而英文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并非奖励,而是惩罚。不要忘了学生接受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弥补自身的不足,而不是看到自己的不足就选择逃避。一个教育体制不是大胆强迫学生力求上进,鼓励学生向困难挑战,而是灌输学生“即使不及格,也没什么好担心”和“还未尝试,就轻言放弃”的心态,我想这样的教育似乎有点误人子弟。而且,如果每个讲英语的学生都抱以这样的心态,最终“跨不过的”是一代人的百分之六十(注),而新加坡最终也只有走向一个单语社会的下场。

我是新加坡双语政策培育出来的产物,我清楚知道,也实际的感受到掌握好双语给我们带来的优势与好处。在台湾求学的这段日子,每当遇到来自西方国家的朋友,我能够很自在地用英语和他们沟通;和台湾朋友在一起,我也能以流暢的华语和他们聊天。这种能力是许多台湾学生欠缺的,因为他们没有一个利于学习双语的环境,可是新加坡虽然具备一个得天独厚的双语环境,我们却不懂得珍惜。看到身边的台湾同学积极地学习英语,无非就是为了要加强自己的竞争力。无时无刻都在标榜着竞争力的新加坡,为何要削足适履,放弃这样一个强大的优势呢?

  注:目前小一新生当中,来自讲英语家庭背景的学生占超过百分之六十。

作者是在台湾大学留学的新加坡人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