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Terrorism.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Terrorism. Show all posts

Monday, July 13, 2009

“北极星7号”演习 “恐怖分子”登岛乱枪扫射

(2009-07-07)

● 赖诗琳

恐怖分子昨天兵分数路,从南部海路登上新加坡本岛和旅游胜地圣淘沙,以自动式来复枪到处对人群乱枪扫射,情节就有如去年11月发生的孟买恐怖袭击事故。

  在圣淘沙登陆的枪手,迅速攻击Cafédel Mar餐饮场所,一阵乱枪扫射,打死打伤30多人,划破岛上作为旅游胜地的悠闲生活。

  恐怖分子显然专拣热闹的旅游和商业场所发动闪电攻击,以制造更多伤亡,乌节路一带几家酒店和购物商场同时也成了攻击目标,场面一片狼藉。

  一轮攻击后,恐怖分子转移阵地,攻击怡丰城(Vivocity)和莱佛士地铁站,短短几小时全岛有10个地点遭袭击。

  警方和民防人员也在第一时间出动,四处反击和追剿枪手,也连同其他政府和私人机构抢救人质和伤者,并立即启动各种本土防卫机制和应变措施。

  幸好,这只是紧急事故演习“北极星7号”(Northstar VII)所模拟场景和事故性质,不是真实情况。演习测验内政团队和军方应对类似孟买袭击事件的能力。

  新加坡本岛四面环海,海岸线193公里长,领海界线离岸只有5.5公里,领海面积如同本岛面积一样有700平方公里大。就如副总理兼内政部长黄根成曾说:“新加坡虽是小国,却有很长的海岸线,(边境)防不胜防。”

演习分两阶段

  因此,新加坡也面对类似孟买袭击事故的威胁,恐怖分子能在国外登上商船,躲在船里,抵达新加坡海域时,再乘坐船上所备的多艘快艇,迅速登陆,上岸后兵分数路,直奔各个人群聚集的热闹场所,展开闪电袭击。

代号“北极星”演习系列自1997年推出,以测试各机构的紧急应对灾难事故机制,及各机构间的协作能力。
  不过,“北极星7号”是历来规模最大演习,演习地点分布很广,面对的“袭击”也很棘手。因此,虽然模拟的恐怖袭击实际上只历时数小时,但为让各个机构能一面演练,一面评估效率,演习分成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昨天清晨7时和今天凌晨举行,第二阶段在下星期三(15日)。“北极星7号”动员15家私人与政府机构的2000人参与,包括海事及港务管理局、陆路交通管理局等。

  负责策划“北极星7号”的行动策划助理总监德夫拉詹说,模拟孟买事件主要是为了使演习更为贴切于新加坡可能陷入的情况。“恐怖分子从海上登陆,并短时间内在孟买展开数次攻击,使得救援工作更复杂。这样的恐怖袭击也可能在新加坡发生。”

圣淘沙首次参与

“北极星”系列演习

  今年是圣淘沙首次参与“北极星”系列演习。为不让岛上的业主和升涛湾(Sentosa Cove)约2300名居民感到错愕及恐慌,圣淘沙休闲集团(Sentosa Leisure Group)通讯副总监何慧清说,集团在演习展开的前五天通过电邮通知他们。

  内政部是在2007年首次公开举行“北极星”系列演习。它在那一年1月8日举行“北极星5号”全岛交通紧急疏散演习,模拟2005年7月7日伦敦地铁连环爆炸状况,外加化学物质攻击。当时,演习分布在滨海湾、多美歌、大巴窑和莱佛士坊转换站和大巴窑巴士转换站,超过2000个参与,包括500个扮演死伤者的民防学员。

  去年5月举行的“北极星6号”,则是在一艘游轮上演练各个机构应对游轮失火的能力,例如入伙能更快速疏散和抢救游轮上的2000多名乘客。

Tuesday, July 22, 2008

两名商人为何捐出赏金?



两名商人,本着“取诸社会,还诸社会,国家大事,匹夫有责”的精神,决定拿出100万元作为赏金,悬赏能提供马士沙拉末下落线索的人。
这两名身份保密的商人,一人40多岁,在区域间有不少生意和投资,另一人50多岁,在国际上从事贸易与咨询生意,两人都已婚。
“我之前便想过要悬赏,但现在才行动,因为事情过了五个月,当局却没有取得多大进展。希望我的现金悬赏,能为他们带来所需的突破性情报,好逮住那个家伙。我是名商人,新加坡善待我和我的家人。我曾在不同地方生活过,但对我的家人来说,没有一个国家比这里更安全。我也认识不少内政部官员,他们的付出,赢得了我的尊敬。”—商人甲
“老实说,我之前没想过要这样做,因为我由衷相信,政府迟早会捉到马士沙拉末的。不过当我的朋友提出悬赏献议时,我认为这确实是个好主意。不管怎么说,100万元是个可观数目,肯定会引起人们的注意。我希望有人会因此挺身而出,提供必要线索,好逮捕那个家伙。”—商人乙

Wednesday, July 18, 2007

贾古玛:伦敦恐怖袭击后 政府已加强樟宜机场保安

自伦敦发生恐怖袭击之后,政府已加强樟宜机场的保安,包括增加对机场范围的巡逻次数及加固设置在机场的路障以策安全。
  副总理兼国家安全统筹部长及律政部长贾古玛教授昨天以书面回答议员何玉珠(西海岸集选区)的询问时,指出这一点。他说,目前,机场的安全人员也特别留意往来机场范围的通道和车道的情况。

  贾古玛说,面对恐怖袭击的威胁,各安全机构及人员都保持高度的警戒。他强调自九一一事件之后,我国各相关安全机构已紧密协作,不断改善及加强各类防恐的措施。

  他指出,最近发生在伦敦和格拉斯哥机场的袭击事件,适时地提醒了新加坡人,我们所面对的恐怖主义威胁是真实的。他说,现在的恐怖分子不仅适应环境的能力强,也能够招募到许多追随者包括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的专业人员加入,因此政府所拟定的反恐计划也必须不断修订改善,才能有效地应付恐怖主义威胁。

  他也提到反恐是项长期的工作,无论是对机场、海港、公共交通系统这类重要的设施,还是其它的各种设施的安全,当局都会持续地提高警惕。

  贾古玛强调国人积极参与国家反恐的重要性,“每个人都有责任成为对付潜在安全威胁的‘耳目’,也必须在一旦遭到袭击后迅速有效地作出反应。”

  他认为英国民众在最近的恐怖袭击中积极参与,是值得赞许的。他说,一些英国人甚至在第一时间内协助警方逮捕那些干案后企图逃离现场的恐怖分子。而他们事后表现得冷静淡定,没有被恐怖主义吓倒,生活如常,这些可供新加坡人借鉴。

  贾古玛还鼓励国人参与如北斗星5号的这类大型模拟恐怖袭击灾难的演习,学习如何迅速作出事后的应对,也能培养起民众的责任感与团结的意识。他透露政府计划今后展开更多这类演习,并让更多公众参与。

Wednesday, July 11, 2007

黄根成:恐怖分子无特定类型 新加坡必须谨慎处理

● 吴汉钧
  从英国最近发生的恐怖攻击中可发现,恐怖分子已没有特定的类型。因此新加坡必须谨慎处理,不能给恐怖分子定型,政府和民众都要时刻保持警惕,否则如果只留意到某些特定的人,会造成疏漏。

  副总理兼内政部长黄根成受访时指出:“阴谋攻击英国伦敦和攻击格拉斯哥机场的恐怖分子都是专业的医生。谁会想到,一个医生竟会变成恐怖分子?就像本地最近被捕的激进分子一样,他是个律师。过去的例子也显示,恐怖分子有各种不同的背景。恐怖分子没有特定类型。”

  他说:“恐怖分子很可能是相貌很普通的人,可以是邻居,可以是向错误的导师学到错误知识的人,最终变成恐怖分子。”

  恐怖分子在本月初相继在伦敦和格拉斯哥发动恐怖袭击,英国警方先是在伦敦市中心发现藏有炸弹的汽车,及时阻止阴谋得逞。第二天又有人驾驶越野车撞击格拉斯哥机场大楼后爆炸起火。

  黄根成昨天出席碧山东紧急应变日后接受记者访问。黄根成也是碧山—大巴窑集选区国会议员。他也提到,如果有一天新加坡真的发生恐怖攻击,就必须防范仇视罪案(hate crime)的发生。

  “我们必须向民众表达一个信息:宗教及种族和谐是社会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必须能够接纳、学习和忍受相互间的差异。我们也必须深入了解不同宗教及文化间的差异。唯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和谐中生活。”

  仇视罪案是指部分人以极端的方式向某些人报复。最近的伦敦和格拉斯哥机场事件及2005年七七伦敦自杀爆炸案后,英国社会出现了仇视罪案。

  他说,紧急应变日正好显示打击恐怖活动是一件永不结束的活动,紧急应变日可以不断提醒民众必须随时做好准备,为可能发生的炸弹爆炸做好准备,包括如何以个人、邻居、家庭成员、不同社群成员的身份面对恐怖攻击。

  针对有报道指一些恐怖分子原本打算从澳洲搭飞机到新加坡过境,政府会否加强对过境恐怖分子的检查,黄根成说,新加坡的关口控制非常严格,严查出入境的人,但是对于那些只是过境而没有入境新加坡的人,新加坡很难对他们做出全面检查。

无论如何,黄根成保证,一旦他们入境,就躲不过新加坡的全面安检。新加坡也同伙伴国保持情报交换,了解恐怖分子的动向。
  民防部队昨天首次在紧急应变日中向居民播放“如何在化学、生物及辐射威胁中生存”的英语录像片段。长17分钟的录像片段讲述化学、生物及辐射攻击、感染后的症状及危险,以及如何处理。民防部队未来将在紧急应变日播放这个录像片段,也会分发录像光碟给参与的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