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ugust 15, 2007

青山依旧在?

● 李慧玲

  特选中学的问题,每隔几年都要引起讨论。华社有意见,关心的是在缺乏大环境的支持下,华校背景的校长掌校的时代已渐成历史,同时越来越多孩子家里讲英语,整个学校的所谓“传承中华文化”的气氛已经越来越稀薄,特选何“特”之有。非讲华语社群则担心特选中学吸收小六会考成绩顶尖的学生,作为精英学校,学生以华族为主,把非华族学生排除在精英系统之外,并且让这群华族精英与其他种族隔离,特选之“特”,对多元种族多元文化社会发展不利。

  然而,特选中学到底为何?老校长林乃燕最近接受本报访问时点出了“特选学校”和“特别辅助计划”(Special Aided Plan,简称SAP)两个概念的不同,这是重要的。在审视特选学校时,回归到源头,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它的背景,掌握它发展的轨迹。

  “特别辅助计划”其实更准确的反映了1970年代末岛国华校如何坐困愁城,以及整个社会“脱华入英”的趋势。九所综合考虑各因素挑选出来的学校需要的是 “特别辅助”,不予以辅助,任其发展,华校恐怕无法力挽狂澜。而据当时教育部的宣布,这个计划短期要提高非英文源流中学学生的英文程度,长期则是发展这九所中学,"使它们成为真正的两种语文学校。这些学校的学生,可以在最好的华校环境里受到文化的熏陶和纪律的训练,而它们的英文水准,又能跟英校的学生媲美 "。(《星洲日报》1978年12月1日)

  在那个时空里,特选学校校长艰巨的任务,不是如何保留华校传统,而是提高学生的英文水平。当时历史在、校长在、老师也在,才有所谓学校传统可言。早期特选学校的学生需要加倍努力的,是进修英文。他们比非特选学校学生多上一些节数的英文课,并且到英校“浸濡”。

  当时“特别辅助计划”下,九所特选中学其实承担两个任务:第一,维持学生华文和英文作为第一语文的水平;第二,维持华校传统校风,让学生受到华校文化的熏陶。也因此,最近与快捷课程合并的特别课程,原本与特选中学划上等号。选择进入两种语文都为第一语文的特别源流,也就等于进入特选学校。这个发展后来有了改变,特选学校以外的一些中学,也都有学生修读高级华文(也就是过去的第一语文)。语文水平和文化氛围在谈论学校教育的语境里,渐渐不再是二而一的。

  如此,我们在讨论特选中学和特别课程时,不妨将“语”和“文”区分。特选学校的学生,高级华文的水平是不是必然"高级"?这不是绝对的。特选学校学生,高级华文的水平不一定比非特选学校的学生来得高。高级华文的水平似乎可以量化,直接的做法是看历年中四会考成绩。然而,近30年来课程早已“因时制宜”做了修订,评卷的方式也不同。单看会考数据,一方面是很难有比较的基础,另一方面是考试成绩也未必能够最有效反映程度。王昌伟上周三的《特选中学计划成功了吗?》举出的现象,并非孤例。

  岛国对高级华文作为语言的水平和要求,可以应不同时空而调整。那么作为“文”呢?

  从国家领导人到特选中学本身的掌校者,到社会人士看特选学校的学生,谈特选学校身上的“中华文化特质”,听来似乎都是相当虚无缥缈的东西,说它有就有,说它无就无。很多人能够举的是一些个别的经验、个别的例子。但是,整体而言,我们到底怎样衡量在不断改变中的环境和条件当中,“传统华校的氛围”?是学校让学生上了多少与中华文化有关的课程?还是庆祝了多少传统节庆?当许多学校的领导层都没有历史感,对自己服务的学校历史和传统没有太多认识,我们何以谈校风和传统的继承?

  每一个政策到了若干年后,总是需要应时反思、调整。有趣的是,特别辅助计划经过20多年,官方和华社上下一致肯定它的地位,表扬它过往的成就,但在岛国的教育状貌经过翻天覆地的改变后,对特选中学日后的存在意义和价值却几乎没有进行系统检讨。它完成了历史任务了吗?它们原来的短期和长期目标早已不适用于现今的社会;学生的英文水平可以让人少操点心。不过,要如何让学生受到中华文化的熏陶?今天,特选学校的校长有没有把恢复学校的传统文化氛围视为艰巨的任务来对待?而大家在提特选学校时,自动地将它和“中华文化熏陶”、保留价值观联想在一起,是对学校拥有这个条件的假设,还是一个凄美的误会?这条件从何生出?因为中国崛起的因素,十所特选中学中有几所在营造“中华文化”环境方面较为着力,但这是否就能笼统地代表“特选学校”仍保留华校的特质?

纯粹为了“捍卫”而捍卫特选学校,把它们当作符号来看待,作用不大。如果任由个别特选学校能“特”则“特”,不能“特”则罢,那么我宁愿让“特选中学”这个名称走入历史,消解“特选中学”非常成功的迷思。

  特选学校要存在得有意义,需要确保它继续发展时,不只剩下没有实质内涵的空名。除了教育部原来给予它们资源上的支持,对于调派特选学校的校长,当局是否有系统的规划?对于特选学校之作为特选学校,当局和社会群体有怎样的要求?当局是否有一套评鉴的准则?30年过去,谁来思考和决定它们该何去和从?难道只是特选学校的校长、董事部、校友,还是学生自己?(作者为本报采访主任)

No comments: